10月17日,由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商務廳共同主辦的青年企業家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西安舉行。會前,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在西安與來陜出席青年企業家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大會的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一行座談。
趙一德代表陜西省委、省政府對中青企協和青年企業家們長期以來對陜西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中青企協在聯系青年企業家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在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當前,陜西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發揮科教、區位、資源、文化、生態優勢,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希望青年企業家們立足自身所能、圍繞發展所需,深化同陜西各領域的合作,助推更多企業投資陜西、項目落戶陜西,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陜西將始終秉持親商、富商、安商的理念,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竭力為各類企業提供最優服務保障。
潘剛表示,中青企協將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和平臺作用,帶動更多優秀青年企業家來陜考察對接項目,推動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
10月17日,青年企業家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及江蘇、浙江、河南等地的青年企業家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通過政府引導、金融幫扶、資本支持等方式,為陜西企業發展賦能增力。潘剛說,“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更多知名企業與陜西合作交流平臺,動員全國企業來陜西投資興業。”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青年企業家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致辭
陜西是我國奶業大省,具有良好的奶業發展基礎,經過多年轉型、升級,奶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是我國乳品工業的重要基地。早在2003年,伊利就在陜西開始投資建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實現深化布局、多點開花。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在西安、咸陽、銅川等地累計投資接近40億元。在西安臨潼區、藍田縣投建液態奶、冷凍飲品生產基地;在咸陽三原縣投建液態奶生產基地;在銅川耀州區建設規模化奶牛養殖示范園區。其中,西安伊利是陜西省乳制品產業鏈“鏈主”企業,咸陽伊利是咸陽乳制品產業鏈“鏈主”企業。
面對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加速融合,伊利在陜工廠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工廠”,提高生產智能化水平,提升企業發展效能,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在建設“智能工廠”的同時,在陜工廠向綠而行,僅咸陽伊利就開展了52個以節能、降耗、節約成本為目標的技術改造項目;各生產基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整體能源消耗量,厚植發展綠色底色。2022年,咸陽伊利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選的綠色制造工廠,陜西伊利和西安伊利均獲陜西省“綠色工廠”稱號。

咸陽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外景
伊利積極發揮“鏈主”作用,帶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根據行業發展特點,依托陜西乳制品產業發展基礎,伊利著力打造從青貯種植、奶牛養殖,到乳制品生產,再到物流運輸、包裝印刷的產業鏈條。在飼料種植環節,伊利推廣“種養一體”模式,帶動當地青貯種植產業發展,平均每年收購當地6座合作牧場的青貯3萬余噸。在養殖環節,伊利將全球排名前十的種公牛凍精引入陜西,并通過補貼等形式鼓勵周邊地區養殖戶改良牛群。在物流運輸、包裝印刷環節,伊利“以商引商”,吸引物流運輸、包裝印刷等眾多產業鏈合作伙伴聚集發展,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

優然牧業銅川牧場標準化牛舍
產業鏈龍頭企業,對整個行業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多年來,伊利集團始終不斷強化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利益聯結,強化產業帶動能力。近三年,伊利集團還為陜西合作牧場開展專業技術培訓3000人次,僅咸陽伊利投產后,就帶動當地運輸業、包裝業等多個產業發展,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100余個。
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陜西奶業發展特色鮮明,在奶業振興的背景下,將迎來新的黃金發展機遇。伊利集團將繼續發揮龍頭企業“鏈主”的引領帶動作用,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通過激活發展動能、共享發展效益,為陜西的奶業振興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